模殼安裝縫隙可釘塑料條或橡膠條,以防漏漿。澆筑砼時不宜集中下料,以免模殼因受過大沖擊力而破損,模殼施工荷載不得過大。砼終凝后應及時進行養護,防止因水分蒸發而產生裂縫。拆模一般分二次拆模。待砼強度達到10Mpa方可拆除模殼。建筑模殼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%時,方可拆除支柱,但大跨主梁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。拆除方法是用1根φ14、長50cm的小橇棒橇動內部的角鋼框(不能直接撬模殼)即可下落,建筑模殼可周轉使用,建筑模殼拆除主龍骨與支撐系統。
樓面周圍設置平安護欄及平安網,操作人員佩戴好平安帽。
模殼模板支柱應裝置在平整、堅實的底面上,普通支柱下墊通長腳手板,用楔子楔緊。當支柱運用高度超越3.5m時,每隔2m高度用直角扣件和鋼管將支柱相互銜接結實(當采用碗扣架時,每隔1.2m設置程度拉桿)。
澆筑混凝土時先澆筑柱頭與框架梁,再澆筑肋梁和樓板混凝土肋梁和樓板混凝土同時一個方向進行。澆筑時宜采用小型插入式振搗器振搗,若配合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,應采用小功率振搗器。
預埋水、電、暖等安裝用管線必須在箱模樓板的肋間,平行于箱模布設或布設在板周圍的梁內。管線嚴禁埋設在箱模的下部,管線出口及預埋線盒、箱處,必須使用實心混凝土。預埋件、構造柱等在樓板內的局部構造均應采用實心混凝土。工程施工中,尚應按圖紙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溫度后澆帶、沉降后澆帶的留設。
模板支架系統應有足夠的強度、剛度和穩定;支柱底腳應墊通長腳手板,并應支撐在堅實的地面上;模殼下端和側面應設水平和側向支撐,以補足模殼的剛度;密肋梁底楞應按設計和施工規范起拱;支撐角鋼與次楞彈平線安裝,并銷固牢靠。單向密肋板底部局部下撓;防治的方法是,模殼安裝應由跨中向兩邊安裝,以減少模殼搭接長度的累計誤差。安裝后要認真調整
模殼搭接長度,使其不得小于10cm,以保證接口處的剛度。密肋梁軸線位移,兩端邊肋不等:防治的方法是,主楞安裝調平后,要放出次楞邊線再安裝次楞,并進行找方校核。安裝次楞要嚴格跟線,并與主楞連接牢靠。模殼安裝不嚴密:這是模殼加工的負公差所致。認真檢查模殼安裝縫隙,釘塑料條或橡膠條補嚴。